《The Republic》BOOK Ⅲ——勇士炼成记

Socrates talked about how to cultivate excellent guardians, who should have two blended principles, temperate and courageous. Contradict virtues Last chapter, he first pictured a simplified edition of state, where shoemaker, cook, smith and some other people live together. We can make out that whether for one man or for the whole state, each one… Continue reading 《The Republic》BOOK Ⅲ——勇士炼成记

《The Republic》BOOK Ⅱ——何谓正义?

Background To my surprise, Glaucon suggested questions this time. When I drew the relation graph of bookⅠ, I categorized him into the same group with Socrates and even filled its block with orange-a uniform color of red for Socraties. However, it’s he who was opposed to Socrates, and his idea was argued in three steps:… Continue reading 《The Republic》BOOK Ⅱ——何谓正义?

《The Republic》BOOK Ⅰ——追求不义,抑或正义?

background Socrates is the narrator, his Chinese name(苏格拉底) is known to us. However, I get to know that the content is just in his name but the thought is the author Plato’s. The first dialogue took place in the house of Cephalus in Piraeus after Socrates left city with his followers to join the procession… Continue reading 《The Republic》BOOK Ⅰ——追求不义,抑或正义?

《美丽新世界》——快乐就足够了吗?

一个真正合理的世界是无畏质疑与思考的,因此粗暴蛮横的否定往往意味着站不住脚的不攻自破。当我们不假思索去否定一件事时,想想是否背后是其他力量在作祟呢?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近两天读完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感触很多。曾经第一次读时,本抱认真研习之态度,但没有预备便看到刺激感官的性描写,因此常见的事情再度发生——专注追求刺激而忽略内容…… 因此重读时,心中保留的片段记忆是作者利用《安娜·卡列尼娜》的重要情节暗示人物的性格与情节发展;里面的人物自由放荡(我认为我最初完全没能注意到小说中的每个主人公都是有关联的,甚至印象中有两个相互独立的故事);还有故作呻吟摘抄了有名的一段摘要: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很难说我领悟其中几层深意,但加粗的一段文字的表述方式很新奇,让人玩味。 这次阅读,注意到数次人物由于某种行为服从了内心的驱使,便从沉重重回轻盈——当特蕾莎离开瑞士苏黎世独自重回捷克时,习惯拥有“性友谊”的托马斯又解绑爱情,重新轻盈;当弗兰茨大胆向妻子坦承自己的情妇并获许,他轻松而重归真实。 哲学 读前一小部分,因为作者太过友善——总会插播一段内容将自己的思考重点阐述,不必担心看不懂他文字的隐喻,我甚至去确认一下这的确是小说体裁而非哲学论述。 最初和后部分都提到了“媚俗”这一词,我不是很能理解,查询发现该词条与本书名相关联,并提出作者译反: Kitsch这个词80年代末中国读者在昆德拉那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已经遇到过。但是这本书中文译者将它的意思译反了,译成了“媚俗”,即讨好别人的意思,而这个词更准确的意思是“自媚”,即讨好自己、迎合自己。一般学界译为“刻奇”,这个音译出于无奈,但是总比译反掉了好一些。 来自百度百科 爱情 故事的主线是围绕马修斯和特蕾莎的,前面说过,马修斯是在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后开始了维护“性友谊”的生活,直到有一次在小镇旅馆偶然中相遇了打工的特蕾莎,出于种种偶然(命运之鸟一齐飞落),特蕾莎将自己托付给了马修斯,而马修斯接受了这个“顺水飘来的孩子”,一旦有比喻,便产生了爱情。 但这个爱情是不平等的,特蕾莎在发现马修斯的幽会行踪后陷入噩梦,但她没有抗衡的力量,只能忍受着发生。 他只得向她招认,看见她和那个同事跳舞,他心里嫉妒。 “我真的让你嫉妒了?”她一连问了十来遍,仿佛他宣布她荣获了诺贝尔奖,她实在不敢相信。 …… 唉,可惜很快就轮到她嫉妒了(笔者按:指发现托马斯的幽会行径)。对托马斯来说,她的嫉妒可不是什么诺贝尔奖,而是一种负担,直到他临死前一两年才得以摆脱。 P68 而在她想学会轻松接受对方的哲学——爱和做爱是两回事——与在酒吧调情的工程师发生了关系。 她能有什么武器呢?只有忠贞。她的忠贞,从第一天就给了他,仿佛她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给他。他们的爱情是一座不对称的奇特建筑;他建立在托马斯对特蕾莎之忠贞的绝对信念上,就像一座庞大的宫殿仅基于唯一的一根圆柱子。 P190 他们脆弱的爱情大厦会彻底坍塌,因为这座大厦仅仅建立在她的忠贞这唯一一根柱子之上。爱情就像是帝国,它们建立在信念之上,信念一旦消失,帝国也随之灭亡。 P202 人性 书中的背景是上世纪捷克的改革时期,“布拉格之春”曾出现在历史课本中,也知晓它的结果是被苏联入侵干预而失败。小说聚焦的是人物,因此更反映出的历史事件对平民影响几何——有能力的人可以前去其他国家避难,知识分子关注国家走向(小说中的人物都有一定素质,托马斯医术精湛,是优秀的外科医生) 罪恶的制度并非由罪人建立,而恰恰由那些确信已经找到了通往天堂的唯一道路的积极分子所建立。他们大无畏地捍卫这条道路,并因此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但若干年后事情变得无比清晰明了,原来天堂并不存在,而那些积极分子也就成了杀人凶手。 P210 托马斯也通过思考写就一篇文章,但被目的性强的媒体利用删改为激烈的简要论点,引起了当局的注意。紧接着,托马斯的上司便谈话需要他写声明驳斥之前的文章,后来还有已经写好的“声明”只需要他的签字……   反应 原因 曾被迫公开表示支持 占领当局(即苏俄) 投来秘密同谋之间不好意思的笑,像两个男人碰巧在妓院相遇,双方都难为情,同时也感到一丝快慰,因为这种不好意思是双方的。 一旦懦弱成风,他们曾经的行为便再普通不过,挽回名誉 拒绝妥协 占领当局 而受过迫害 洋洋得意的微笑。 把荣誉看作特权,没有懦弱者也便无法凸显他们的勇敢 他不能忍受这些“笑脸”,并拒绝将命运交给他人手上——他们都认为他一定会写声明,因此他拒绝了。 “老板,我想即使我不写声明,您也能把我留下吧。”他是想借此暗示,万一非逼他走,只要全体同事以辞职相威胁,事情也就可以解决了。 P218 当然托马斯还是丢了位置——并没有任何人拿自己的辞职抗议。这个情节很黑色幽默,又是那么真实。 测试 作者很擅长分类总结,因此读时很习惯将自身与描述相匹配,进行自我定位。 追求性质   特征 结果 表现 浪漫型 在女人身上找寻自己的梦 理想难觅,不断失望… Continue reading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谁”:让巨轮沉没?让航天飞机遇难? 》讲座简评

讲座简介 “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首航便沉没于冰海,成为震惊世界的海难。美国阿波罗号飞船、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时爆炸、“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大气层时突发解体。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悲剧?当灾难铺展在科技的放大镜下,将揭开怎样的真相呢? 主讲人简介 李依依,冶金与金属材料科学家,我国低温及核结构材料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讲座由两类灾难贯穿:一种是泰坦尼克号沉没事件,因被拍成好莱坞大片而充满艺术色彩,并家喻户晓,悲剧的原因也在神秘色彩笼罩下充满重重疑点。另一类包括美国航天史上的三起灾难,事件的发生也都牵动着全人类的神经。讲座通过对灾难的分析也带来很多启迪: 1. 科技力量 高科技发展提供手段能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模拟事故现场,判断事故原因。我们日常学习的基础课程,都是这类科技手段的基础支撑,但却远远不够。做为工科学生,应尝试将所学与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增长本领,用学识解决问题。 2. 独立调查 让我比较感动的是听到讲师对哥伦比亚航天飞机的失事调查的描述,大串的数据表明了国家对此彻查的决心。其实正如之前提到的氧气舱爆燃的例子一般,很多规定标准都是由前人的教训总结出来的。所以对于任何事故都应以彻查到底的态度进行多方独立调查,由此才能给死者以安慰,予生者以警示。 3. 权责分明 这些国家重器的组成也是由多方合作完成,生产日常用品、工业用品的企业也是其中的主力军,企业的责任心至关重要。在工程的教科书中举过经典例子,福特车的油箱爆炸事件。其实通过调查可知,高管对这个问题是提前知道的,但在权衡利益后——赔偿的损失小于全部召回的损失——而选择了失声。计算的结果是没错,可这种将人的生命用数字衡量却是没有人性的。因此,对于企业来说,不仅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应当始终把人的安全置于首位。 4. 每起灾难的背后都是各种隐患 近日的工地掩埋儿童案,正是鲜明的例子。很多生产事故都出自侥幸心理,在回过头分析时,其实有很多环节都能避免悲剧发生。对于一个关切国家整体利益的工程项目尚且存在缺陷问题,在平时的生产工程中注定会有隐患存在,比从0到1更困难的,是从99%到100%安全。这就需要划明红线,严守安全政策,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为了每一个家庭的幸福。

《人脑的奥秘》讲座简评

讲座简介 人脑究竟是什么?它仅仅只是人体的一个器官吗?人类又为何会有三个脑?这三个脑将如何决定我们的情感、伦理和抉择?人脑与人性,理智和情感,知识和行为将如何平衡? 主讲人简介 朱锐,美国森林湖文理学院哲学系终身教授,神经学系兼职教授,亚洲所主任。在心灵和神经哲学,柏拉图心灵哲学,比较哲学等领域有着显著的成果,在国际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了多篇具有创新性的论文。 人工智能 神经科学不发达时,人们曾认为人的思维是独立于生命体的,与图灵机相同,能通过计算完成各种决策。所以人工智能成为研究热潮,科学家期冀通过计算机复现人脑智能,各国的脑计划层出不穷。而今由于人类智能助推计算力增长,使人工智能的很多概念得以实现,但要注意现今的共识是,不能单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脑的进程。 脑 爬行脑、哺乳脑、智能脑这三个脑的概念很有趣:虽然我们也知道爬行脑意外着生命的基础,至关重要。但另一方面,并不厚的大脑皮层却是人类有别于其他生物甚至祖先的必要部分。 这个概念引出的两个重要结论: 理性与情感并非对立的存在,而是情感能够操控理性。 由情感做出各种价值判断,所以道德与情感也密不可分。 但通过我的搜索发现,这个人脑”三位一体“的理论也仅仅是Paul MacLean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假说,它可以对人的思维、情绪等实际运转功能提供解释。想必对大脑的科学研究还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有更进一步的发现。  人脑智能充满奥秘,一方面引导我们去探索它,另一方面驱使我们去再造它。

《从审美文化到消费文化》讲座简评

对消费主义的批判之声从未停歇,但消费文化盛行不衰也是现状。 对老师所描述的生产型人格的定义我并不完全赞同,或者说他的描述也受到了当今文化的影响。他讲生产型人格是不追求享乐,不追求消费,埋头苦干。 但我倒认为恰恰相反,生产型人格在劳动中获得享受,他有能力享受那种用双手创造的快乐。而将消费与享乐对等起来恰恰是今天的消费文化所塑造的产物,它不仅使现代人很难体验这种通过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快乐,“吸毒”式的消费体验让人在每一次参与全民剁手狂欢时达到巅峰,马上追求满足的生活习惯让人不再适应细水长流,而是“早买早享受”的及时行乐。 很多人都在强调学会等待的重要性,正如心理学家的“软糖实验”显示: 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机遇而不急于求成,他们具有一种为了更大更远的目标而暂时牺牲眼前利益的能力,即自控能力。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1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则表现得比较固执、虚荣或优柔寡断,当欲望产生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一定要马上满足欲望,否则就无法静下心来继续做后面的事情。 来自百度百科 但如今的社会文化已经让它越来越难。 人手一部的手机充斥着大量信息,人可以在其中沉浸很久,因为轻轻一刷,无需等待,就能带来无数的碎片信息,易读且带来满足。 “超前消费”成为潮流:花呗、白条等小额信贷为年轻人预支资产创造便利。年轻一代乐意为美好生活付费的理念无可厚非,可适度消费也很重要,为了追求精致而身陷债务危机,生活一地鸡毛…… 试着放慢脚步吧,听听自己的心声,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不要让广告成为生活的目标。

《生活十讲》——新食代

谈吃 小时候很挑食,现在太容易满足,来者不拒。不辣的饭菜都能尝试接受,不甜腻的糕点也很爱吃,各种水果是最爱。最不能接受的可能是零食一类的加工食品,太好吃的总让我感到食品添加剂作用而不安;还有不习惯吃食堂的肉菜,觉得味道有些奇怪。 对吃,其实没有太高的追求。粗茶淡饭,几盘家常炒菜就是我心中的美好。 暴食 记得大一时填写心理咨询的表格,有题目问近期吃的东西和平常相比有无增减,初看时还觉得难以理解——我吃饭还会被心理状态影响吗? 但现实总是残酷的,当发现我在身高稳定的情况下,体重上升的态势不减,我也无法淡定了。当有意识注意起自己的饮食,对待吃饭的心态就不那么轻松,但有时结果却适得其反——一个人的自我抗争往往会屈服到放纵自己的一方。 后来,在我大二上的考试周期间,我的心理压力对进食的影响力显著到极致。为了满足甚至可以说是对抗自己,我已经将饱的概念放到一边,每次吃完饭后还要去超市买杯酸奶,再挑选下心仪的零食…… 我理解了以吃的方式释放压力。 幸而这个假期很长,我有了很长的时间调整。不再需要也没有机会通过暴食来应对学业压力,自己对饮食的纠结与挣扎渐渐缓解。每天有机会出门锻炼片刻,精神状态也觉得不错。这种对比让我不禁疑问: 人的追求到底是什么? 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为什么在过程中会有些偏离既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