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核桃

【日期】

8.11

【杂谈】

坐在车上,和一些女子一起,但我们的命运各不相同。那是风起云涌的年代,历史的拐角处总有人掉队、站错队,很幸运我没有,很不幸她们是。我清楚她们是奋勇抗争的人,是道路正确而值得崇敬的gcd人,而我是苟且偷安的、不予抗争的良民,在她们身旁鲜明比照。

但她们的赴死并不昂扬,身旁的女子好像有孕在身,战栗地表现出分娩势头,我明白她想通过这种方式寻求人道主义庇护。我感同身受,万分怜悯,经过她坐下时握住她的手,想要传递力量,只是安慰作用的力量。同时,也发现在她另一侧一直表现刚强的女性,其实畏惧难安也蛰伏心中,这种强作镇定更猛烈撞击着我的心灵……我知道,没有人能够安然面对正前方的死亡,但怕甚来甚,刹那间完成身份转换,我已经成为可怜女子,抗拒死神降临。一分清醒尚存,我知道要从梦中醒来,用尽全身气力将手指送入嘴中,完成自救。

睁眼回到现实,心中仍然惊悸不止,许久没做噩梦,不知道受何刺激,生成此般梦境。但印象深刻,且记下罢。

霸王餐

早起再醒来时,没有太晚,正常去食堂吃早饭。回来后,在初赛前最后一天实验想法,smith预估器的自适应增益法,效果奇差,想必是模型不准确的锅。相比之前没有什么建树,学习了前馈回路的相关知识,能够消除扰动,但没实测。

中午一起去食堂吃饭,西红柿鸡蛋卤汤面,爸爸提醒我少舀些卤,菜很咸。接着一阿姨就让我们把饭票收走,做为对食堂的抗议,厨师明月伯伯也同意,我们便吃了一顿霸王餐。因为确实没有盛太多,所以吃起来倒也正常,只是单纯面条不值餐费而已。

上世纪的湖北女子

饭后我们去大厅看书,之前读完了《青春之歌》,噩梦的大多设定出自这里,今天挑了本新书,后浪出版社的日本鸡汤书,反成功学的类别,提倡减法与活在当下。面向读者是日本女性,可以折射出日本当今社会的状态。里面有个与我此前发现不谋而合之处——《蜡笔小新》中人物设定是日本经济腾飞、泡沫破碎之前的境况,里面的屌丝爸爸做为公司财人,放在今天就是成功人士;同样的,父辈们心中“普普通通的生活”也是很难达到的水准,日本经济相比往昔的衰退可见一斑。

作者的观念比较开明,为LGBT性少数群体正名,也在不支持做为第三者破坏别人生活——很难得到自己想象的幸福——的同时,对考虑后果后依然坚持自己想法的女子保留意见,毕竟人生一场。不需要着急踏入恋爱市场,而为人妻时也建议我们最初约定与丈夫分担家务,可以慢慢培养丈夫学做家务:毕竟工作不一定越来越景气,但家务可是越做越熟练。可以仿照职场中带新人的步骤,嫌弃丈夫笨手笨脚可就正中人家作甩手掌柜的心思咯!

匆匆扫完薄薄一本,又去搜罗读物。本想拿那本在学校图书馆也见过,这里又见过的描写文革的多人回忆录。但我忘记名字,拿走一本《离乱十年》,才发现这只是一个女子的个人回忆录,上个世纪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与今天的华东师范大学一脉相承。女子的故乡与工作地在湖北,亲切感与传奇性也让我很感兴趣,时间好像是1937-1946年,故事伊始便因战乱,主人公回家躲避,与德才兼备的他相遇相知,深爱她的父亲此前一直拒绝各路提亲,这次也愿意为二人创造条件,并推波助澜。她穿插当年他作的诗,文辞端庄,乍读来我觉辞藻儒雅,没有细读品鉴。但根据她一系列的侧面烘托,能看出男子的才华不凡。

读到开学时,她们二人同游武汉,还前往珞珈山旁的武汉大学,依然吟诗成对,实在令人神往。期待这次重返校园,我也能与伙伴快意游玩,不理烦杂琐碎。

摘核桃

下午,永会阿姨拉我们去摘核桃,泽育因为网课无法脱身,加上小弟弟,正好一行5人。先到一个根据点,邢家沟附近,一棵树上比较多,但个头不算太大;后来直接前往另外一个地点,半路上,小弟弟突然硬爬到前面,实在影响驾驶安全,停车后坐在开车的妈妈怀里才安静下来。商量着让有驾驶证的我来开,坡道起步总是熄火,我说让我试试吧,第二次成功起步。速度一直不快,以为马上就到,后来知道还有很远就提速了,本想是4档的40迈,但下坡突然快起来,把大家伙都吓坏了,还是把车速降到了比较安全的区间。走错路扎进个小胡同,问村人指引我们走大路,倒出来还是问题不少,最后还是阿姨上马,我们哄着小弟弟才算到达。新场景果然有变,个头比之前大了一圈,但在路边摘时,一个面包车突然停下,探头问我们“是你们家的么?”我们尴尬笑笑,回应道“不多摘,就摘几个”人家应该也是行侠仗义,倒也没多纠缠,毕竟嘛,还是孩子,来都来了~😹

感觉差不多,大概新摘不到30个,我们便回家,稍微收拾些工具,我拿上昨天烤串的铁签,还有半包抽纸,到楼下和买完炭的他们回合,行情还可以,9元就买回一大兜。到南院选址,个人不倾向在家属楼的门洞,担心烧烤的烟气扰民。兜兜转转一圈搬回几块砖后,发现场地旁边就有几块,让人笑喷。之后还是老本行搭炉灶,他们坚持在下面铺一层砖防止熏黑地面,没想到后来起大作用,这是后话。

烧核桃

只能说前期的生火最为难熬,总让人看不到希望,但后来试验总结出的一套方案行之有效、屡试不爽:先引燃易燃的卫生纸巾,再传递至收集来的干树叶树枝,延长着火时间以点燃木炭。最终小柴同志凭一己之力燎遍全炉,既提振了我们寻求烧烤摊而不见出摊的失落士气,又与我们成功借得超市的大遮阳伞以避风雨相得益彰。没多久,我们开吃第一例完成品,用摄像头记录全过程,我们便真的像在与他人分享炫耀一般,溢美之词大发,赞不绝口。确实,一个小小的核桃没有太多的果肉,但小小的一块入嘴,带来的熟制干果的醇香与新鲜水果的脆嫩融合就在舌尖跃动,我们小心翼翼的剥皮,对每一块凝脂光泽的果仁都夸张得惊叹,给与特写镜头,然后是入嘴的瞬间和享受的神情,乐此不疲。

再后来,泽育来加入了我们,永会阿姨屡屡看望我们,给我们送来花露水、可乐鸡翅还有茶饮料,大幅提升了我们的烧烤品质。后面的流程程序化,生火激发,挑拨观测,拨果出炉,碾轧去皮,石器砸壳,手工去壳,分而食之……如此反复,却不厌其烦;生产率低,却甘之如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最初放入的小红薯,居然品相出奇的好,一掰开就是烤地瓜熟悉的形态,藕断丝连,咸蛋黄的颜色仿佛已有糖分析出,果断手动还原录制一段视频。口感不用多说,在自给自足模式的加成下,全世界无出其右,虽然我突然想到烤箱是不是也起到同样的效果,但我们选择忽略。

中途就下起了雨,但因为我们准备充分——大伞护体,墙角避风,歪打正着的垫砖避免水淹,墙角发现的一个漏洞簸箕刚好派上用场,一切都是刚刚好,我们再次拥有自得其乐的成功体验。

其实现场时我就感慨,照我们对品质生活的享受标准,一辈子都能轻松达到,我们都喜欢生活中的小确幸。

【絮语·梦想】

开车时,永会阿姨感慨我们伙伴三人的缘分,也回忆起自己的大学时光,表示自己好喜欢穿白大褂,真想回到和c的妈妈一起当医生的场景。但无奈工作单位疗养院进行重建,医疗部门徒有其表,阿姨被安排在其他岗位,难以实现个人理想。

可以感受到阿姨那份热忱,但我也不禁想到,长大成人,做为母亲,心中的梦想逐渐难得实现。何况d又有小弟弟出世,一直跟着阿姨身边,照料孩子的责任大部分时间都落在阿姨肩上,梦想是否可望而不可即,还有人会认真对待母亲的梦想吗?我沉思着,只是陷入沉默。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