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6 /]
牛顿法求零点
寒假时曾与一同学钻研优化,现在只依稀记得求零点的方法有牛顿法。近日有学妹询问一道C语言题目,可以通过这个方法解决。 python可视化方便呈现效果。 题目 思路 大致思路是:先求那个方程在x=b处的切线,切线在x轴的交点b1进行下一轮迭代 ——那这里的迭代次数怎么确定啊? c语言是有一个定义的, 1e-6 就相当于0了;就是方程在bn的值 的绝对值小于1e-6即可 代码
《生活十讲》——爱与情
在临终的时刻,怎么看待自己这一生爱的功课,会是一个圆满的分数,或者是不及格,甚至零分? 在我的成长经历中,尚没有勇气和运气经历过亲情之外长久的亲密关系。却也有过多次暧昧的情愫与未了的情缘,过程中尝尽百般滋味,认识到人性的复杂。 蒋勋再一次用他的博爱精神打动了我,他所持有的诸多观点我皆强烈认同。 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不再做无意义的重复喟叹,摘录如下以表态度: 本质: P189 人是为了幸福而活的。人永远需要爱,需要付出爱,也需要得到爱,这是本质,可是在形式上,不同的社会法律、道德伦理,有不同的爱的形式。 P190 爱情有绝对的内在本质,也有客观的外在层面。内在的本质可以是一个最圣洁、最崇高的东西,但外在则受限于许多形式:法律、道德。 思考: P192 在很多时刻,我们需要被提醒,也要常常提醒自己,就是我所爱的这个人,他真的爱过我,对我善良,疼爱过我,难道就因为一些小失误,或者他离开我了,我就要开始憎恨他、报复他,让他从百分之百的好,变成百分之百的坏? P193 爱的表达本来就是在一种习惯和形式当中。就像现在一夫一妻制被建立,我们习惯用这个制度去思考爱情,可我们要知道,人永远不是制度。 婚姻: P196 婚姻好像让两个人开始自我放弃了,如果因为跟一个人结婚而变得庸俗,或是对方变得庸俗,我真的会觉得厌烦。千万不要让婚姻变成恋爱的句点,它应该是可以延续的。 P198 爱情的本体是自己,自己永远不应该放弃自己,你要相信自己是美的、智慧的、上进的、有道德的、有包容力的。如此一来,别人会离开你吗? 不会的,赶都赶不走的。 支点: P201 每个人生命里爱的支点要多一点。支点就是你所倚靠、你的爱赖以支撑的对象。 P203 “世上只爱你一人”的爱在年少时期或许可以存在,那时候对爱情还有很多狂妄的想象。但成熟后会知道,这种爱是危险的,会压碎一个人。 我宁愿爱是可以平均分摊的,爱我的人,他同时也有亲情的爱、友情的爱、同事的爱,还要生活当中其他能吸引他所爱的事物。同样的,我都爱也有很多的支点,不会只放在一个人身上。 青春: P206 青春是什么?它是非常短暂的,是肉体的情欲,而情欲的魅力是出自好奇,当它重复到一个程度,彼此都会疲倦、松弛。 绝对不要倚赖青春、倚赖性爱,还是要把爱的支体扩大开来,让爱像一张网一样,把你真正的爱的对象网罗进来。
《生活十讲》——文学力
人类没有新的思考,都是对以往观点的剽窃。 ——罗翔 上述观点,同样和“千古文章一大抄”有异曲同工之妙(没错,是套娃)。 文学有两种行为最为人们熟知,一是阅读,二是写作。 阅读 回顾一下自己人生的文学篇章,必定是从阅读起步。 从小到大,乐意被贴上喜欢读书的标签。小时候,得益于父亲喜欢捧着一本《读者》看,让阅读对我具有吸引力,脑海中尚有一个片段是幼时的我盯着《读者》的标志小蜜蜂。 中间的彩页后一篇是漫画与幽默,再找感兴趣的封面推荐文章,按顺序看完后面再从头看起。第一篇总是有着乡土情结的长文,竖版的诗从来不看,关于名人轶事的文章居多,封底的艺术摄影鉴赏给我美的教育——可以说连广告都不放过 阅读《读者》的顺序 之后,我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杂志《儿童文学》,持续购买了很多年。直到初中的我寄去编辑部一封信并得知获评“优秀评刊员”后,在报刊亭的阿姨建议下,我不再继续购买,那时的邮政业已江河日下,快递业远没有现在发达,最终我任何奖品都没有收到,只有杂志尾页上印有的小小的铅字,是我的名字。 小时的我在图书馆总是心系“儿童文学区”,每逢放假总是期待购买学校推荐的读物,或是一摞自己喜欢的书做为考试的奖励。不得不说,经典的儿童文学让人沉醉,经常一口气读完一本书,却让人不忍离开那个世界。《汤姆的午夜花园》、《蓝色的海豚岛》都令我着迷,应该还要感谢父亲专门挑选人民文学出版社这样有责任感的大社,给我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学校打包出售的名著套装,我买回来从未看过。自己曾经也在旧书摊选书,奇怪有的书翻译的词藻华丽,但就是没有让人读下去的兴致。 我也是爱书之人,对书籍有一种敬畏感,在书上勾画都有阻力。同时可以说是“收藏癖”,喜欢买古籍,却极少读。 记得初中过后,当时有很大的矛盾,书荒。不屑于再看儿童文学,但世界名著又读不进去,是一个挺艰难的时期。 但还有所谓的畅销小说,中考毕业后买书。记忆中《偷影子的人》和《追风筝的人》名声正噪,先买了前者,和我想象中有些不同,是个唯美的爱情故事。书很好读,是治愈系类型小说——国内同期的畅销书也是这种风格,张嘉佳、大冰之流,但也被批得很惨。我看着装帧都是很文艺的气息,也就没去读过。 高中时买了《追风筝的人》,读来令人沉重,也让阿富汗这个国家在我心中不再是扁平的战乱国家形象,国家的国民也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二者对比之下,他们叙写的角度天壤之别。前者记录人念念不忘后的回响,让人艳羡迷恋,但投射的是人在物质完全满足后对精神感受的追求;后者则是从个人的眼中,折射人性,折射一个国家大符号下的小公民,让人读来痛苦,一直有罪责没有洗刷一般。 如果凭个人喜好,我更愿意去读后者这样的书,浓厚的地域色彩让我更能了解到不同角度的世界,冷酷的语言让我明白男性也可以从男性身上寻求快感。我总认为,读书多的人同理心更强,因为更熟悉进入新的世界观的过程。 “如果没有文学,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用喜欢或不喜欢去判断一个人” 《生活十讲》P159 但上述两本书的成功或许还是离不开商业化的营销,尚不能称为经典。 我高中阶段喜欢读上世纪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围城》、《青春万岁》,其实个人很向往书中描绘的那个年代,人们很有热情,且淳朴有正气——至少以此为价值观。尤其喜欢的是那些学生时代的叙写,刻苦学习,积极投身政治运动,让我心潮澎湃。 在看过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杂文集后,为其折服,也痴迷于其。利用大一的寒假读完了他的大部分文集,喜欢他浪漫的游侠精神,喜欢他敢爱敢恨的自由风格。如果一定要有一个最喜欢的作者,我可以毫不犹豫选择他。 也许是他过往理科的教育经历让我刮目相看,也许是他敢于直言、回归人性的率真洒脱,他使我迷恋。他小说中的爱情玩笑般却又真挚,对了,主要是那种对女性的充分尊重——女性总是比男性还要大胆且主动——令我如春风拂面。 总体来看,我的阅读面较窄。对世界名著、哲学经典等涉猎不多。我相信不同的人生阶段有自己最适合的读物,在慢慢成长的过程中,从阅读中寻找慰藉,体悟成长。 写作 归因于喜欢阅读,最令我自豪的一点是自己的错别字很少。但我对写作并非独有天赋,只能说表达能力不至平庸。 但我总是很有表达的兴致,间或产生记日记的冲动,会坚持一段时间。我也不羞愧曾经稚嫩的文字,原来幻想自己成名,现在回顾那些感受经历,也是自己的历史。 对写作没有特别的心得,所以主要看看他人的想法: 文学和哲学不一样,哲学是寻找真相,可以一路残酷下去,可是文学常常会有不忍;它不忍时就会“假作真”,它残酷时就会“真亦假”,然后让人恍然大悟。 我的生命里,最大的好奇就是去发掘一个新领域里的生命痕迹。 我认为这一点与我很相似,我最大的好奇是去体验另一种生活方式,感受不同环境下人的思维与处世态度。所以我喜欢旅游,但不喜欢浮光掠影,更喜欢深度体验风土人情,喜欢背包客的感觉。 人和人之间没有了解,只有好奇。 十分赞同这一观点,人性是奇怪的,很难参透那个人心中到底在想什么。我是有秘密的,对父母有,不想开口;对他人有,无需开口。 最让人深有感触的是想到父母在我这个年龄段成熟成家,新奇的感受是他们当时在想什么,做什么?如果说一个人的过往构成了他的全部,我看到的永远是“残缺”的父母。未曾养育孩子,我所接触到的每个人都是“残缺”的;何况像我这样的孩子也逐渐将自己的秘密深藏呢?
《生活十讲》——创造力
神话有一个无限领域,可以同时满足幻想的创造力和科学的创造力,所以小孩读神话,他可能将来变成科学家,也可能变成文艺家。 幻想的创造力 我有一种无力感,自己的思维存在局限性。有时思索自己的优势为何,价值所在。总得不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自我评价是思维比较活跃,相对部分人能以坚韧去解决问题,不轻言放弃;思考问题逻辑较为缜密。但却跳不出现有的框架:读教科书,奉为圭臬,努力试着理解内容,没有质疑的习惯——不相信自己的想法能够超越前辈的积累,这个问题在我的浅薄学识下可以接受;试着幻想,浮现在脑海中的都是已有的人或事,而且每日为各种计划所累,似乎无暇天马行空。 或许和我的性格有关,理性太强,愿意获取有明确答案的信息;感性较弱,规避不确定性高的事情。对艺术的感知能力不足,会用几何框架去理解,抽象的情感基调难以鉴赏。 令我啧啧称奇的是那些瑰奇的神话故事的起源,文化旅游热度不减,每处古迹都能挖掘出当地悠久的传说,尤其是那些城市化进程缓慢的地方,还有故事传播的空间。除此之外,那些形成世界观的宗教故事更令人叹服,或许就像今天的商业模式在善于讲故事吧,最聪明的一批人最善于描绘一个虚构的世界,这也是《未来简史》中提到的一个观点。 教派希望信徒有行为,但不要有思想,不希望你透过经典去思考。 我最为好奇的就是念经的和尚都明白自己在念什么吗? 生活环境所致,对宗教一直没有太过强烈的认知。过年时的上供烧香在我眼中一直是传统大过实际作用,但能看出奶奶的举动还是挺虔诚的,这是中国老百姓传统的信仰。而那些成体系的教派,离我更遥远:接触最多是身边的同学,没有信教;家人倒是有的,但也没人传教。 对中国宗教的刻板印象是“看破红尘”、“出家”;认为信教的人有善心,很多书籍都是“免费取阅”。对寺庙这种神秘的场所会好奇,家旁边就有一座,曾进去四处打量,看摆在架子上的书——佛经看不懂,宣传的册子里面讲的不少故事倒是引人入胜。 科学的创造力 在已知前,真理是什么? 计算机的发展史,不过百年。对于计算机的编程语言,是人类在现有语言基础上再一层的抽象,使其完成重复性工作。所有的算法,都站立在有限和无穷之中一端,其实,编程语言本身是没有难度可言的。但编程的难度,便在于戴着镣铐舞蹈——用有限的关键字将千奇百怪的问题解决。 编程总归是个在人类的掌控中的事情,比如《数据结构》,它基础的链表、堆、栈、队列等概念,也是有实际的对应,而非无中生有。但让人折服的就在于,能够利用这些概念实现一些复杂的算法。 总是在想,其实即使所有的学科难易有别,但都不存在不可知的问题——因为都是人类逻辑的产物。真正困难的是那些尚不可知的、未融汇入人类知识体系的问题。 宇宙的起源、形态;生命的出现、进化。万物在我们眼中的样子都是站在人类的视角而现,这些观测也具备着局限性。所有我们认为的常识,大概也是在局限条件下最能符合我们的逻辑的判断。 站在今天,我们更容易判断神话传说的真实性,是因为我们不断进步发明新型的观测计量设备——望远镜、显微镜、计算机等,延拓了我们的知识谱系。 对于现有的一些学说,我也更愿意采取信服的态度去接受——因为我自身的局限性要比人类整体的局限性大得多。我更愿意相信科学家们通过高精尖的仪器采集数据,利用科学的分析演绎方法,得出更逼近真理的结论。 当今热词——量子力学,在学习大学物理时,居然能够将它的神秘面纱轻轻揭起。这也是如今的研究热点,舆论热点,感觉量子的一些概念很有趣味,而操纵量子又让人感到心生敬畏,因为实在是我无法想象的领域。 听闻过量子计算机的潜力,但不知它具体是如何实现的。这学期的模电和数电课程让我认识到了三极管的重要性,数电中开关电路的应用体现的逻辑性质正是计算机的运算基石。通过这篇文章 量子纠缠了解一下?学会了,你就能用鼠标操纵一台量子计算机! 也对量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略微了解: 在电路中加上约瑟夫森结以后,我们就利用它不按套路出牌的非线性效应,在电路中制造出一组特殊的量子状态。在这组量子状态中,有两个最低能量状态离得特别近,非常适合用来表示量子比特1和0。 来自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3884298806897161&wfr=spider&for=pc> 令人激动的是,文中提到有量子云计算平台开放,可以在线体验。但目前不能注册,在破译密码失败后,我发邮件寻求帮助,希望有后续进展。 后续:在一个回答里发现有多个量子计算平台,中文的本源量子计算云平台是其一。 对于悬而未决的谜团,我接受合理的猜想和假设,但会怀疑没有科学依据支撑的斩钉截铁。 暗物质,不明觉厉。对它几无了解,印象中有《环球科学》中预测暗物质占比的图形,占大半。最难研究的当属宇宙物质,同时也最神秘。天文学实在是一门浪漫的学科,研究这一领域的学者一定是最有好奇心的一批人,我就可能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探究很难关联自身的事物。 这篇回答暗物质为什么一定存在? – zhiqiang yan的回答 – 知乎 有科普的作用,也让我再次认识到人类一切现有理论的局限性。数学可以在人类自己构建的一个体系中证明完备性,但联系实际的物理规律,怎么能够与宇宙万物严丝合缝呢? 对于子虚乌有的事情——只能说以人类的视角看来,我会以人类自大的通病去质疑它的存在性。 举个例子,小学时,读某些“科普”书籍,常有未解之谜标题一类。对于外星人的事件描述,我总觉不可信,多是外国人的见闻,有利用信息地理隔离而不易求证之嫌——好奇是否国外的地摊文学也会有我国的相关事件。但后来,看到权威性高的期刊还在提到人类对外星生命的寻找,我也逐渐认识到了宇宙的广袤,便持一种乐观态度。 因此,我的整体认知是,接受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但不相信人类目前已有接触证据。 原来看到一个很有趣味的智力题:外星人掌握尖端科技,声称能将地球上的所有数据信息带走,是真的吗?怎么做?
《生活十讲》——物化篇
职业 还是感慨罗翔的讲解:柏拉图认为,每个职业都是有内在的价值。而虚无主义则认为,凡事只看结果。后者是不对的,否则,对话只会成为: ——你是干啥的? ——我是赚钱的!您呢? ——我也是赚钱的! 也就是,我们的社会标准应该是多样化的,而非谈及一切,都以钱为标杆。不过赤裸的现实是,钱正在成为或已经成为最主流的判断标准。 又譬如台湾的建筑系,鼓励学生到建筑事务所打工,功课可以不做,因为老师本身就是建筑事务所来的。学生已经加入到社会的赚钱行列中,没有一个制衡的力量。可是你去看看法国建筑系的学生,他很可能思考五十年以后法国会出现什么样的建筑物,他不是关心当前商业的消费,他关心的是我能不能在建筑史上有所突破。 同样是欲望,法国建筑系的学生要的是名誉的、清高的渴望,而我们的学生却是想着如何在毕业前把钱赚饱。建筑系的学生如此,信息系的学生也是,他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设计一个程序,引导一场计算机革命,而不是赶快发展一种软件在光华商场里卖钱,或是毕业后要进入哪一家大公司当工程师。 物化 统称为左派思想的社会主义思想,在于平衡资本主义,它们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制衡人的物化? 物质虽然要发展,但人不能成为物的奴役,比如房奴、车奴。 好像连我们自己也要检讨了,我们为什么不支持这个人?我们知道他不和财团结合,多年来在街头做劳工运动,可是最后我们说,他是不可能当选的。 经济全球化,但此起彼伏的“黑天鹅”事件已经告诉我们逆全球化浪潮高涨。民族主义抬头,人们愈加在意自身利益的得失,而减少了对其他人类同胞疾苦的同情,这正是被物化的表现。 观点 我们没有办法期待操纵绞肉机(物化)的人,让绞肉机停止运转,这太一厢情愿了,商人有商人的立场,譬如说他手下有五万个工人要养,他能够不生产、不想办法刺激消费吗? 弱势也有可能变成拥有权力和财富的强势,知识分子要非常小心保持自己 的中立性和客观性。
《生活十讲》——信仰篇
思考 当今教育体系重视的是结果,急功近利的要求结果,少了思辨的过程,当然有一天会出问题。 我们的学校没有思考这一科目,思想品德与政治课虽然从小学起就伴随我们,直到大学,还有研究生考试。对于接受理科方向培养的我来讲,这些课程很少给我思考的机会。 说来或许荒唐,初中的两任班主任都是政治老师,因此我的记忆中总有这样的一幕——每逢月考前捧着一面提纲,将上面的问题对应的答案逐字记住。为了增强记忆,我还想办法把一个题目的答案录音,循环播放,真是精神可嘉。当然,这也保证了我很容易取得高分,98分,甚至100分! 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收获是什么?我甚至没有对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思考,还记得,老师经常总结一种“万能答案”——以此为模板,百战不殆。可对我们的思考又有何益? 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虽然我在文科上的表现与理科相似,但我的学习经历导致它并不具备一种挑战的乐趣,没有让我看到文科更深邃的灵魂——思考。 对不起,我一边批判着这个现状,一边又依附这一现实。在大学的思政课考试中,我习惯于等待最后的提纲公布,减少记忆 的内容;习惯于将标准答案熟记于心,并相信这种“认真”的态度一定会带来高分;习惯于考试的客观题目取自题库,提前刷N遍形成条件反射。 我知道,如果不想被替代思考,那就不要放弃每一次独立思考的可能。 只能说,在这个过程中,我坚守的唯一底线是:对于开放型的问题,绝不复制粘贴。无论是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还是网课的跟帖留言,我都会按照自己的思索敲出感想。 神学 其实,在我的刻板印象中,会将神学、宗教、信仰等混为一谈,并与荒谬画上等号。实际上,我对它们并未有过深层次的理解。但是联系到今日观看的罗翔老师讲法治的精彩片段中,他曾提到的一个观点:读书的过程是一个悖论——你因为无知去读书,但你越读书发现你更大的无知。 这印证蒋勋提到的一个观点,外界看来有的科学家存在着科学于宗教信仰相抵触的现象,但实际上,人除了在脆弱时寻求信仰的力量,也可能出自谦卑,出自认识自己的不足而保持信仰,信仰有一种令人自省的力量。 观点 如果我们的媒体能有更深的思考,更大的悲悯,比较哀矜勿喜地去看事情,而不是嘲讽或者尖锐的批判,社会大众所得到的领悟跟检讨也会比较深。 信仰跟怀疑有关,一个真正的信仰不会因为被怀疑、质问,就会瓦解;相反的,因为被怀疑跟质问,信仰会更牢固。最好的信仰,一定经得起所有人的怀疑。
数据库课设项目(续)批处理
任务 将整个项目整合在一起,完整测试运行。 完整项目代码已更新于GitHub项目,地址 前文链接: 数据库课设项目(上) 医院 数据库课设项目(下) 医护人员与患者 SQLCMD 如前所述,利用这个文章的思路:使用SQLCMD在SQLServer执行多个脚本 在一个脚本中调用其他的SQL文件 准备工作 需要开启SQLCMD查询模式,如图选中即可 问题 出现脚本错误。 无法处理 :r 命令中指定的文件。消息: 文件名、目录名或卷标语法不正确 原因:路径的目录中不得有空格,否则需要加上双引号,例如 中的”Learning Materials” 执行结果 插入值 分别打开下列文件执行进行初始数据的插入 测试 打开文件medicalSystem\test.sql进行测试,结果如图:
《生活十讲》——伦理篇
“难”绝对是生命中幸福的开始, “容易”绝不是该庆幸的事 这次触及到的问题与我近些天关注的一些事件很有相关度,便展开去写。 恶之源? 蒋勋反思,当众人指责一个作恶的人,并声讨他去死时,何尝不是更大的恶。 是的,而且这种恶是戴有正义的伪善的面具。 我们应该不会陌生这样的声音,在很多恶性事件曝光之后,舆论会强烈声讨罪犯,轻则“人肉”,重则“死刑”。这些声音中有一部分十分善良的人是因怜惜受害者而失去理智的愤怒呼号,但我们还要提防的是,夹杂在这种声音中粗暴的狂欢——站在道德制高点审判他人带来的刺激感。 我虽然没有参与过这种互联网大讨论,但我熟悉类似的感受。学生时代,每当学校或班级颁布系列苛政时(初中的发型、高中的内务要求等),我或许会畏首畏尾服从。虽然我并不一定认同这些纪律,但当我看到有不服从或钻空子的同学时,心里感到不爽。当有检查时,我对那些被揪出的同学,内心基本是没有同情的,甚至可以说是幸灾乐祸——自己的遵规守纪没有付诸东流。 这样乍一看来,好像是达到了规范纪律的目的。但从我个人而言,对审判拍手叫好,并不是接受这些纪律的正确性,而是出于一种寻求公平的补偿心理。 换句话讲,我不在意这个被“审判”的同学,是否真正做错了什么事,只是嫉妒他游走于规则之外,获得了一些我的没有的利益。 以这个事情做比,并非是洗刷这些恶性事件罪犯的罪行,而是想提醒沉浸在“舆论审判”的广大网友,不要让来路不明的恶意喷薄而出。 舆论与法制 我认为蒋勋这段话讲得很有道理:当人们没有内省能力,忙着指责别人时,他迟早会用不同的方式杀人,甚至法律也是在杀人。 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这个十分典型的案例,德阳安医生自杀事件。我们见证了舆论的反转和无法挽回的生命的消逝。在这个过程中,网络成为了法外之地,没有人能承担“杀人”的责任。 这个时代,是自媒体野蛮生长的时代。我理解人是逐利的,所以我在相信一部分媒体人是有良知与正义感的同时,也明白就有人会利用这种资源攫取私利——断章取义、恶意炒作。 舆论当然做过有益之事,新晃操场埋尸案,在尘封十六年后揭开在我们眼前。群众追求正义的呼声,对公职人员的声讨追责都使我们相信正义是人心所向。可正如网友评论:迟到的正义不是真正的正义。我们需要反思,为什么是舆论担任了推动司法执法的角色,这之间都是谁的缺席?多说一句,这个事件本身,不也令我们感到可怕——为了达到利益,不惜杀人以绝后患,这对生命是怎样的漠视? 1.正义缺席 现在舆论突然发酵的是这个事件 涉嫌性侵未成年女儿三年,揭开这位总裁父亲的“画皮”,朋友圈被同一篇文章刷屏。这期间,女孩多次努力报案,可那些执法人员的不作为,使女孩一次次重堕深渊。是啊,我们明白,这些人都有苦衷,警察本身也是普通人,他要生活,他不敢对抗强权。 但这足够吗?我们无法寄维持正义的期望于舆论,有机会点燃舆情的恶行太少了,还有多少类似受苦受难的孩子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正所谓: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尝试在现实中做好些呢——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多一些本分,少一些人情;敢于伸张正义,多一些侠义心肠,少一些事不关己。将个人对公平正义的诉求,转换为自身的行动力,共致风清气正的社会,岂不乐哉? 2. 生命教育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药家鑫案”的问题,提问的语气让我当时心里有点不是滋味,甚至还对药有了一丝怜悯之情。 今天再去回顾那些回答,我也意识到,药的行为是不可饶恕的。但同时看到这篇新的回答 药家鑫案判决是否合理? – 老陈法诗的回答 – 知乎 ,也揭示了事件背后个人推手的兴风作浪——那种”药家鑫非杀不可!”的言论心态,又和药家鑫的行为有些本质上有何相异呢?都把他人的生命放在自己手里的屠刀下。 而最终他引用的这番话,我认为正和我整体的观点相一致: 哪个人以为自己能当别人最后的审判官,他的所作所为就是暴力。 ——孟德斯鸠 3. 媒体煽动 我对我们的网络环境不很看好,经常看到的是贴标签、立阵营、彼此咒骂。理性讨论的氛围很少,“慕洋犬”和“五毛党”是最为常见互相对立的阵营。在任何一篇立场鲜明的文章下面,都可以猜到一定有双方战作一团——鲜有讨论问题的唇枪舌战,基本是一吐为快的骂战。我有时就很费解,那些在网上的键盘侠都是什么样的人?没头没脑的咒骂一通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无法联想一个身边的人会在网络上拥有另一副嘴脸。 我认为这不是健康的网络环境,或者反映出的不健康的社会环境。如果一个人持有另一种声音,那么他就应当被侮辱与诅咒吗?请问侮辱与诅咒能够促使与异见者达成共识?我分明看到的是“不思考不讨论不合作”的态度,这往往导致忽视了解决问题本身,只聚焦在了攻击持异见者个体上。 鲜有在网络中跟帖留言习惯,总觉得思想不够成熟,头脑一热发表的看法恐怕会贻笑大方吧。但现在思考,如果都做“沉默的大多数”,那恐怕互联网上理性的声音会少很多,就只留下了那些宣泄情绪的言论,也只是独善其身之举,而非上策。 真正好的、有文化的规范,是内省的,不是向外指责。一味向外指责时,他就没有能力去解读更多的东西,他就很容易被有心人士或是媒体煽动。 ——蒋勋 思考这些事件,我总是忘不了的是生死与利益的彼此纠缠,又让人怀疑生命的意义为何,默念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带来些许安慰: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观点 不可能不让孩子接触这些东西,全世界都是如此,因为里面有商业利益,有利益就会有人做。包括色情影片,包括暴力游戏,就是因此而广为流传。 第三世界是很不自主的,从物质的不自主到政治、经济的不自主,更重要的是意识形态的不自主。 中国旧有的社会,道德是一种约束力量,同时对家庭也有一个相依赖的关系,如果我们是要鼓励西方的伦理,把个人独立出来,就需要社会的法律、公民的道德、意识来做约束,这个部分我们没有建立出来,只好沿用旧的,就变成不新不旧。
《生活十讲》——官学篇
要让下一代有气节,也要有性情,要理性,也要幻想,一个多元的人才是完美跟健全的。 官学 对官学这一词语较为陌生,但对含义并不陌生。 透过蒋勋的讲述,可以体察到,一个民族的教育其实是和它的处境攸关的。他有些忌惮语文教材中那些忠君的篇章——我们虽然没有文天祥的《正气歌》,但我们也有《过零丁洋》。他并不愿看到这些适应于欺凌、压迫时代的教育继续出现在民主、开放的时代,因为不再适用,使学生困惑:官要做到多大应该死? 资料 《左忠毅公逸事》记述了左光斗不为世人所知的几件逸事,赞美了左光斗知人的卓见和以国事为重、不计较个人生死荣辱的品格。文章通过简练的语言,塑造了左光斗这一动人的形象,体现了方文“雅洁”的特点。文章记事不杂,用笔精细,故而人物形象十分丰满。写左光斗、史可法狱中相见一段,尤为大气凛然。 正气歌 他希望美感不仅意味着走向悲壮,也能走向鲜花盛开的地方。 观点 人通过考试成为官学的维护者,因此这种稳固的文化会贻害无穷。 艺术表现也和文化息息相关——南京派做为在南北朝时期对抗北朝的中心势力,没有伟大传承的基因,反官学更为突出,因此他们多清新小品文。而北京派则一直延续了皇家的恢弘,多大作。 趣解 官学并不是不好,不好的是腐败的、压迫性的官学,牢固到让个体根本不敢承认他本来就存在的个性 譬如夫妻伦理是一种官学,如果我们只承认这一个系统,而排斥同居、同性相恋,就是一种压迫;如果为了维护这个伦理,夫妻之间相互装针孔摄影机以监控对方,这就是一种腐败。 《生活十讲》p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