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十讲》——文学力

人类没有新的思考,都是对以往观点的剽窃。

——罗翔

上述观点,同样和“千古文章一大抄”有异曲同工之妙(没错,是套娃)。

文学有两种行为最为人们熟知,一是阅读,二是写作。

阅读

回顾一下自己人生的文学篇章,必定是从阅读起步。

从小到大,乐意被贴上喜欢读书的标签。小时候,得益于父亲喜欢捧着一本《读者》看,让阅读对我具有吸引力,脑海中尚有一个片段是幼时的我盯着《读者》的标志小蜜蜂。

中间的彩页后一篇是漫画与幽默,再找感兴趣的封面推荐文章,按顺序看完后面再从头看起。第一篇总是有着乡土情结的长文,竖版的诗从来不看,关于名人轶事的文章居多,封底的艺术摄影鉴赏给我美的教育——可以说连广告都不放过

阅读《读者》的顺序

之后,我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杂志《儿童文学》,持续购买了很多年。直到初中的我寄去编辑部一封信并得知获评“优秀评刊员”后,在报刊亭的阿姨建议下,我不再继续购买,那时的邮政业已江河日下,快递业远没有现在发达,最终我任何奖品都没有收到,只有杂志尾页上印有的小小的铅字,是我的名字。

小时的我在图书馆总是心系“儿童文学区”,每逢放假总是期待购买学校推荐的读物,或是一摞自己喜欢的书做为考试的奖励。不得不说,经典的儿童文学让人沉醉,经常一口气读完一本书,却让人不忍离开那个世界。《汤姆的午夜花园》、《蓝色的海豚岛》都令我着迷,应该还要感谢父亲专门挑选人民文学出版社这样有责任感的大社,给我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学校打包出售的名著套装,我买回来从未看过。自己曾经也在旧书摊选书,奇怪有的书翻译的词藻华丽,但就是没有让人读下去的兴致。

我也是爱书之人,对书籍有一种敬畏感,在书上勾画都有阻力。同时可以说是“收藏癖”,喜欢买古籍,却极少读。

记得初中过后,当时有很大的矛盾,书荒。不屑于再看儿童文学,但世界名著又读不进去,是一个挺艰难的时期。

但还有所谓的畅销小说,中考毕业后买书。记忆中《偷影子的人》和《追风筝的人》名声正噪,先买了前者,和我想象中有些不同,是个唯美的爱情故事。书很好读,是治愈系类型小说——国内同期的畅销书也是这种风格,张嘉佳、大冰之流,但也被批得很惨。我看着装帧都是很文艺的气息,也就没去读过。

高中时买了《追风筝的人》,读来令人沉重,也让阿富汗这个国家在我心中不再是扁平的战乱国家形象,国家的国民也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二者对比之下,他们叙写的角度天壤之别。前者记录人念念不忘后的回响,让人艳羡迷恋,但投射的是人在物质完全满足后对精神感受的追求;后者则是从个人的眼中,折射人性,折射一个国家大符号下的小公民,让人读来痛苦,一直有罪责没有洗刷一般。

如果凭个人喜好,我更愿意去读后者这样的书,浓厚的地域色彩让我更能了解到不同角度的世界,冷酷的语言让我明白男性也可以从男性身上寻求快感。我总认为,读书多的人同理心更强,因为更熟悉进入新的世界观的过程。

“如果没有文学,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用喜欢或不喜欢去判断一个人”

《生活十讲》P159

但上述两本书的成功或许还是离不开商业化的营销,尚不能称为经典。

我高中阶段喜欢读上世纪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围城》、《青春万岁》,其实个人很向往书中描绘的那个年代,人们很有热情,且淳朴有正气——至少以此为价值观。尤其喜欢的是那些学生时代的叙写,刻苦学习,积极投身政治运动,让我心潮澎湃。

在看过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杂文集后,为其折服,也痴迷于其。利用大一的寒假读完了他的大部分文集,喜欢他浪漫的游侠精神,喜欢他敢爱敢恨的自由风格。如果一定要有一个最喜欢的作者,我可以毫不犹豫选择他。

也许是他过往理科的教育经历让我刮目相看,也许是他敢于直言、回归人性的率真洒脱,他使我迷恋。他小说中的爱情玩笑般却又真挚,对了,主要是那种对女性的充分尊重——女性总是比男性还要大胆且主动——令我如春风拂面。

总体来看,我的阅读面较窄。对世界名著、哲学经典等涉猎不多。我相信不同的人生阶段有自己最适合的读物,在慢慢成长的过程中,从阅读中寻找慰藉,体悟成长。

写作

归因于喜欢阅读,最令我自豪的一点是自己的错别字很少。但我对写作并非独有天赋,只能说表达能力不至平庸。

但我总是很有表达的兴致,间或产生记日记的冲动,会坚持一段时间。我也不羞愧曾经稚嫩的文字,原来幻想自己成名,现在回顾那些感受经历,也是自己的历史。

对写作没有特别的心得,所以主要看看他人的想法:

文学和哲学不一样,哲学是寻找真相,可以一路残酷下去,可是文学常常会有不忍;它不忍时就会“假作真”,它残酷时就会“真亦假”,然后让人恍然大悟。

  • 我的生命里,最大的好奇就是去发掘一个新领域里的生命痕迹。

我认为这一点与我很相似,我最大的好奇是去体验另一种生活方式,感受不同环境下人的思维与处世态度。所以我喜欢旅游,但不喜欢浮光掠影,更喜欢深度体验风土人情,喜欢背包客的感觉。

  • 人和人之间没有了解,只有好奇。

十分赞同这一观点,人性是奇怪的,很难参透那个人心中到底在想什么。我是有秘密的,对父母有,不想开口;对他人有,无需开口。

最让人深有感触的是想到父母在我这个年龄段成熟成家,新奇的感受是他们当时在想什么,做什么?如果说一个人的过往构成了他的全部,我看到的永远是“残缺”的父母。未曾养育孩子,我所接触到的每个人都是“残缺”的;何况像我这样的孩子也逐渐将自己的秘密深藏呢?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