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十讲》——伦理篇

“难”绝对是生命中幸福的开始, “容易”绝不是该庆幸的事 这次触及到的问题与我近些天关注的一些事件很有相关度,便展开去写。 恶之源? 蒋勋反思,当众人指责一个作恶的人,并声讨他去死时,何尝不是更大的恶。 是的,而且这种恶是戴有正义的伪善的面具。 我们应该不会陌生这样的声音,在很多恶性事件曝光之后,舆论会强烈声讨罪犯,轻则“人肉”,重则“死刑”。这些声音中有一部分十分善良的人是因怜惜受害者而失去理智的愤怒呼号,但我们还要提防的是,夹杂在这种声音中粗暴的狂欢——站在道德制高点审判他人带来的刺激感。 我虽然没有参与过这种互联网大讨论,但我熟悉类似的感受。学生时代,每当学校或班级颁布系列苛政时(初中的发型、高中的内务要求等),我或许会畏首畏尾服从。虽然我并不一定认同这些纪律,但当我看到有不服从或钻空子的同学时,心里感到不爽。当有检查时,我对那些被揪出的同学,内心基本是没有同情的,甚至可以说是幸灾乐祸——自己的遵规守纪没有付诸东流。 这样乍一看来,好像是达到了规范纪律的目的。但从我个人而言,对审判拍手叫好,并不是接受这些纪律的正确性,而是出于一种寻求公平的补偿心理。 换句话讲,我不在意这个被“审判”的同学,是否真正做错了什么事,只是嫉妒他游走于规则之外,获得了一些我的没有的利益。 以这个事情做比,并非是洗刷这些恶性事件罪犯的罪行,而是想提醒沉浸在“舆论审判”的广大网友,不要让来路不明的恶意喷薄而出。 舆论与法制 我认为蒋勋这段话讲得很有道理:当人们没有内省能力,忙着指责别人时,他迟早会用不同的方式杀人,甚至法律也是在杀人。 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这个十分典型的案例,德阳安医生自杀事件。我们见证了舆论的反转和无法挽回的生命的消逝。在这个过程中,网络成为了法外之地,没有人能承担“杀人”的责任。 这个时代,是自媒体野蛮生长的时代。我理解人是逐利的,所以我在相信一部分媒体人是有良知与正义感的同时,也明白就有人会利用这种资源攫取私利——断章取义、恶意炒作。 舆论当然做过有益之事,新晃操场埋尸案,在尘封十六年后揭开在我们眼前。群众追求正义的呼声,对公职人员的声讨追责都使我们相信正义是人心所向。可正如网友评论:迟到的正义不是真正的正义。我们需要反思,为什么是舆论担任了推动司法执法的角色,这之间都是谁的缺席?多说一句,这个事件本身,不也令我们感到可怕——为了达到利益,不惜杀人以绝后患,这对生命是怎样的漠视? 1.正义缺席 现在舆论突然发酵的是这个事件 涉嫌性侵未成年女儿三年,揭开这位总裁父亲的“画皮”,朋友圈被同一篇文章刷屏。这期间,女孩多次努力报案,可那些执法人员的不作为,使女孩一次次重堕深渊。是啊,我们明白,这些人都有苦衷,警察本身也是普通人,他要生活,他不敢对抗强权。 但这足够吗?我们无法寄维持正义的期望于舆论,有机会点燃舆情的恶行太少了,还有多少类似受苦受难的孩子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正所谓: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尝试在现实中做好些呢——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多一些本分,少一些人情;敢于伸张正义,多一些侠义心肠,少一些事不关己。将个人对公平正义的诉求,转换为自身的行动力,共致风清气正的社会,岂不乐哉? 2. 生命教育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药家鑫案”的问题,提问的语气让我当时心里有点不是滋味,甚至还对药有了一丝怜悯之情。 今天再去回顾那些回答,我也意识到,药的行为是不可饶恕的。但同时看到这篇新的回答 药家鑫案判决是否合理? – 老陈法诗的回答 – 知乎 ,也揭示了事件背后个人推手的兴风作浪——那种”药家鑫非杀不可!”的言论心态,又和药家鑫的行为有些本质上有何相异呢?都把他人的生命放在自己手里的屠刀下。 而最终他引用的这番话,我认为正和我整体的观点相一致: 哪个人以为自己能当别人最后的审判官,他的所作所为就是暴力。 ——孟德斯鸠 3. 媒体煽动 我对我们的网络环境不很看好,经常看到的是贴标签、立阵营、彼此咒骂。理性讨论的氛围很少,“慕洋犬”和“五毛党”是最为常见互相对立的阵营。在任何一篇立场鲜明的文章下面,都可以猜到一定有双方战作一团——鲜有讨论问题的唇枪舌战,基本是一吐为快的骂战。我有时就很费解,那些在网上的键盘侠都是什么样的人?没头没脑的咒骂一通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无法联想一个身边的人会在网络上拥有另一副嘴脸。 我认为这不是健康的网络环境,或者反映出的不健康的社会环境。如果一个人持有另一种声音,那么他就应当被侮辱与诅咒吗?请问侮辱与诅咒能够促使与异见者达成共识?我分明看到的是“不思考不讨论不合作”的态度,这往往导致忽视了解决问题本身,只聚焦在了攻击持异见者个体上。 鲜有在网络中跟帖留言习惯,总觉得思想不够成熟,头脑一热发表的看法恐怕会贻笑大方吧。但现在思考,如果都做“沉默的大多数”,那恐怕互联网上理性的声音会少很多,就只留下了那些宣泄情绪的言论,也只是独善其身之举,而非上策。 真正好的、有文化的规范,是内省的,不是向外指责。一味向外指责时,他就没有能力去解读更多的东西,他就很容易被有心人士或是媒体煽动。 ——蒋勋 思考这些事件,我总是忘不了的是生死与利益的彼此纠缠,又让人怀疑生命的意义为何,默念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带来些许安慰: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观点 不可能不让孩子接触这些东西,全世界都是如此,因为里面有商业利益,有利益就会有人做。包括色情影片,包括暴力游戏,就是因此而广为流传。 第三世界是很不自主的,从物质的不自主到政治、经济的不自主,更重要的是意识形态的不自主。 中国旧有的社会,道德是一种约束力量,同时对家庭也有一个相依赖的关系,如果我们是要鼓励西方的伦理,把个人独立出来,就需要社会的法律、公民的道德、意识来做约束,这个部分我们没有建立出来,只好沿用旧的,就变成不新不旧。

《生活十讲》——官学篇

要让下一代有气节,也要有性情,要理性,也要幻想,一个多元的人才是完美跟健全的。 官学 对官学这一词语较为陌生,但对含义并不陌生。 透过蒋勋的讲述,可以体察到,一个民族的教育其实是和它的处境攸关的。他有些忌惮语文教材中那些忠君的篇章——我们虽然没有文天祥的《正气歌》,但我们也有《过零丁洋》。他并不愿看到这些适应于欺凌、压迫时代的教育继续出现在民主、开放的时代,因为不再适用,使学生困惑:官要做到多大应该死? 资料 《左忠毅公逸事》记述了左光斗不为世人所知的几件逸事,赞美了左光斗知人的卓见和以国事为重、不计较个人生死荣辱的品格。文章通过简练的语言,塑造了左光斗这一动人的形象,体现了方文“雅洁”的特点。文章记事不杂,用笔精细,故而人物形象十分丰满。写左光斗、史可法狱中相见一段,尤为大气凛然。 正气歌 他希望美感不仅意味着走向悲壮,也能走向鲜花盛开的地方。 观点 人通过考试成为官学的维护者,因此这种稳固的文化会贻害无穷。 艺术表现也和文化息息相关——南京派做为在南北朝时期对抗北朝的中心势力,没有伟大传承的基因,反官学更为突出,因此他们多清新小品文。而北京派则一直延续了皇家的恢弘,多大作。 趣解 官学并不是不好,不好的是腐败的、压迫性的官学,牢固到让个体根本不敢承认他本来就存在的个性 譬如夫妻伦理是一种官学,如果我们只承认这一个系统,而排斥同居、同性相恋,就是一种压迫;如果为了维护这个伦理,夫妻之间相互装针孔摄影机以监控对方,这就是一种腐败。 《生活十讲》p50

数据库课设项目(上) 医院

数据库课程有小组共同完成的大作业,我们小组抽取到的题目是关于疫情背景下的患者就医问题。在小组成员完成主体的设计后,我尝试运用学过的SQL语句实现基本的需求。
上篇实现医院信息的导入,下篇实现(虚拟)医护人员和患者数据的导入和相关操作。
最终将完整项目代码上传至GitHub仓库。

《生活十讲》——价值篇

有自信的人,充满富足的感觉,总是很安分地—— 做自己 道德和人格 蒋勋说,学科分数低的同学会把时间放在了解人性上,这在当下或许有些失真,各色喧嚣,使人在物质中迷失,难得与智能推送,让人更加容易固化在已有的认知中。 但学科分数高的人鲜有时间了解人性,这句话看来仍不过时。书中提到的社会事件多指发生在台湾的恶行新闻——资优生犯罪,此类新闻在当今社会也见诸头条:北大牟xx事件。根据蒋的分析,这些资优生,其实对“罪”的本质不了解,或者说,对“罪”这一行为并无感知。 这个社会一直在制造这样一批“好学生”,他们本身也洋洋得意,因为一路走来都是被捧得高高的资优生,他们考到那么好的学校、科系,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有问题。 《生活十讲》P19 总看到这样一句话:学校过滤学渣,不过滤人渣。也就是说,主流价值并未把人格健全放到较高的位置,一个人成绩的光鲜已经可以掩盖他很多方面的缺憾,替换成绩的或许还有财富、颜值。PUA成为热词,难道不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但更多人忽视了自身的问题,这个社会也默许了他们的所为。 知识分数越高的人,自己要特别小心。将来面对的生活难题,都不在分数里面。 自我剖析,这些问题在我身上也有所体现。我的性格有不足之处,容易急躁;也有因冲动而留下遗憾。更多的情况下,很多问题没有去解决,就被我抛却脑后。我也曾向他人吐露出自己的心声,但家人、朋友并未反应强烈,我也安慰自己无关紧要。 消费 在唯利是图的社会,每一个人都会在物化自己和他人的过程中成为受害者。 资本增殖需要扩大生产、寻求消费。一个方法就是通过广告刺激不需要消费者的消费。现在的明星代言也是副产物吧——关注肖战事件,侧面了解到品牌方十分在意消费者对代言明星的好恶,延伸到淘宝客服的宣传口径,粉丝购买力也可见一斑。 多元 他们长期以来重视生命的价值,他们的自信,不是建立在与他人的比较之上。 欧洲等一些先进国家完成工业化较早,社会走向成熟 看到豆瓣中一个“我所观察到的他国教育”话题,有人这样描述: 身处芬兰,邻近有个十分富有的家庭。他们的孩子喜欢摆弄小汽车,每当儿子说出自己的梦想是卡车司机时,他的妈妈总是一副骄傲的神情…… 网友见闻 如此种种,虽不能证明国外每个人都持这种想法,但这多少体现出了我们对于一些社会常情的不满:人越来越功利,也总会在意他人的看法。 让我感触颇深的地方是,我很少听到身边的人鼓励我在科研道路上有所成就,他们更多联想的是什么样的选择更有前途。或许前者看起来有些假大空吧,但最好还是常怀仰望星空的心态,不要忘了自己为何出发。 艺术 学校要给孩子最好的音乐、文学、电影,而这些,是不能考试的。 蒋勋在大学教授画画,他注意到我们曾忽视了人文和艺术的教育。近些年,大家开始重视,推行素质教育。他又不忘提醒:这种事情是急不得的,师资出现了断层。 这个或许在体育方面也适用吧,正如我们大力推广校园足球,刚提出时声势很大,人们也很有信心。随着时间推移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因此教育其实是有一定连续性的过程,不只体现在一个人身上,也体现在一代与一代之间。

爱你所爱,but why?

为你拥有超凡脱俗的品位倍感自豪?你想多了,该感谢的是你的基因,甚至你肚里的一条蛔虫,还有你周遭的一切。 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品位更能为自己代言,无论是对美食、白酒的品鉴,还是对伴侣、政党的独特追求,都彰显了我们的个性。此前在我看来,通过一个个随性或理性的选择,我们各异的喜恶观得以建立,换言之,这些好恶或多或少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

网站源起

上篇虚无缥缈的追忆,可以跳过不看 下篇总结下小白建站的坑,愿你看后跳过 上篇:年少二三事 初闻 第一次对网站有认识要追溯到少儿频道的动漫世界吧,那时的鞠萍姐姐会念出一串网址:3w.xxx.com.cn 很羡慕那些参与互动的小朋友能在电视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但给我的感觉是很遥远,与我无缘。 初探 后来呢,到小学上稀有的微机课,那时最希望能分配到有“金山画王”的台式电脑,感觉好玩极了,连“金山打字通”中的游戏都丰富的很,比起家中自己下载的版本中唯一的打字游戏“警察与小偷”——只能依靠在键盘上找好最初的几个字母持续几秒钟就被捕要有吸引力的多。可以说,在上大学之前,我对电脑的认识,也不过访问网站、玩玩游戏而已。 小学的微机老师曾向我们提出了个人网页的概念,建议我们可以在51同城或是58同城拥有一个自己的页面。我对此自然有兴趣,仍然有印象茫然的在家中的电脑上浏览着这种门户网站的繁杂信息,却不知道怎么去拥有一个自己的页面。 之后每当坐公交时,看到电视中播放杨幂拿着大喇叭喊:58同城!装房子买家具……我总会想到老师向我们推荐的这个尝试,疑问这和个人网页是否真的有关系?看来我的经济头脑并不开窍,没有利用网站发家致富的想法。 但互联网本身,对我们都具有着独特的魅力。仍记得初中自信心爆棚的一个同桌,曾煞有介事得在我对语文课本上默写出一串网址,告诉我这上面有他的一篇文章。里面还包括有&=这种字符,所以有可能他写错了,也可能我输错了,最终没有访问成功。 初识 比较接地气的认识到网站的申请是读郑渊洁的《童话大王》,有系列文章记录他第一次的经历,里面一篇文章记录了他是第一位接入宽带的大陆居民。此外,他还富于创见地申请了自己的域名:zhyj.com。含义是自己名字的缩写,对他讲述的原因印象深刻,zh是符合汉语拼音的缩写。印象中,我登陆过他的Z星球,但没有持续玩下去。如今,经我验证,他的这些网站都已无法访问。 下篇:光阴流转 开通个人博客 我的自我认识是比较喜欢展示自己的类型,因此在大学期间,某次与高中好友聊天,她提醒到我可以开通CSDN博客,把自己的学习记录下来,向她分享。我照办了,却暗下决心,一定要混出名头再展示给她。在这种压力之下,我坚持写了不少文章 ,以基础知识为主 ,技术性可能欠缺。不过还是起到不少作用——在很多编程课程的作业中,我都附上了个人博客的链接。 流连于他人网站 但我开始不满足于此,有很多东西想分享,却担心内容太庞杂,无法精准定位粉丝需求。尤其是一篇精心排版的文章未通过审核,让我心有不甘。偶尔通过链接,访问到其他人的个人网站,令人耳目一新,心生赞叹。看到界面下总有一行小字:power by xxx,点击会被链接到GitHub,让我感觉搭建网站在开源风盛行的当下应该有简单的途径,却还是无从下手,只敬仰作罢。 我收藏的几个网站 https://www.licoy.cn/ 同样使用wordpress搭建,技术博客 http://sijing233.com/ 数模比赛获奖的学姐 决心启航 再一次的激励是泡泡机器人的知识星球中有人提到了这个过程:申请域名、搭建服务器…… tips 由于最初只看到他的说法 (也不排除被广告蒙蔽的可能) ,因此我也完全按照此过程顺序实施。但实际上: 完全可以在没有域名的情况下购买云服务器建立网站。 但是如果不要域名,那么你的网站就只能通过你网站的IP地址来进行访问,但是IP地址往往不利于人们记忆(你购买的云服务器就具有IP地址) 我的推荐: 云服务器都有试用期,阿里云1个月,腾讯云半个月。尝试免费试用搭建网站,如果真的感兴趣,可以考虑购买云服务器。 不过如果你对建立个人网站十分感兴趣,做好了必然如此的决定,那么因为申请域名花费时间较长,所以先进行域名的备案也是没有问题的。 我燃起动力,果断搜索云服务器:腾讯云置顶广告位,通过教学视频了解了基本思路:视频演示了在windows的服务器中使用wordpress搭建个人博客的教程,发现并不复杂。 选择域名 tips 最佳选择.com后缀,最主流,解析最快 选择其他后缀请一定先在工信部网站确定可以备案,否则不能把域名解析到你的IP地址(他人依然无法通过域名访问) 经过精挑细选我确定了域名,这个过程还蛮艰辛: 没有他人的指导,通过了解资料,希望注册一个比较有价值的域名,愿意长期持有——毕竟需要交钱。 首先想到与网站的功能相关:learnslam?斟酌之下,认为自己现在并不能承担起这一重任。转而搜索自己的姓名相关,liziyi.com不出所料已被占用,虽不在运营中,我没有财力去购买。但我看到liziyi.name可以注册,但谨慎的搜索发现它无法备案——不能被解析访问。直接排除,最终还是把目光回转到.com域名中,与个人姓名相关且简单好记是我寻找的原则,我的名字拼音天然具备这一性质,可惜已被抢注。 经过我的思考,leezzee未被占用,咨询老爸: “ 挺好,一个高个儿领着一堆矬个儿” 。只是后来,我又想到了这个域名leezeeyee,认为它更合适些:有规律,知道我名字的人可以很快记住;符合我姓名的英文发音——甚至维基百科中还有这一条目,谷歌翻译为“李志义”,更别提这个名字对应的中国人也曾是风云人物。 选购云服务器 tips 云服务器和域名注册可视为相互独立的过程 域名可通过各种途径购买,注册 通常在购买云服务器所在平台进行备案,因此要选择值得信赖的平台… Continue reading 网站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