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赛失利总结

还是想写一个总结,但先放结果——S

不是Super Star的S,是Successful Participant的S,相当于没有奖。而身边同期参加比赛的同学有M奖与H奖。下图是官方数据:

今年MCM与ICM的参赛队伍共计20952支,比2019年的25370支有所回落

过程

想到过程的参考价值不高,要么更新放到最后,要么在反思时糅合进去。

反思

自主意识过强

团队篇

必须承认,组队的配置还是较高的——1名同班同学,1名数学系高中同学,他们两个的数学水平肯定足够。组队之初参加学校的数模比赛,获一等奖。

对比之下也能反映出问题所在:校赛的题目抽象化很强,他们直接通过几何关系列出公式,就可以直接作图得出结论;而美赛的问题显然更有现实性,不能仅仅通过唯一的等式确定。

回过头来说我自己,内心的想法是比赛结果无所谓,重要的是在过程中有收获。因此团队意识肯定会差——虽然我准备了很多基础工作,但仍希望做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因此前面的几天都没有整理论文,直到最后一天通宵完成,弊端充分暴露出来。

此外我的性格应该属于被动型——如果队友很积极,可以形成正反馈;但队友相对不活跃,我也很难自嗨,同时对调动其他人感到为难。在前期准备方面,我的预期是可以模拟一次真题,对照一下欠缺所在。但并没有得到积极响应,自己略微尝试,只能说感觉处理数据有一定途径,但看其他人的思路分析还是发现自己的问题分析手段很欠缺——寄希望于比赛时针对某个问题集中搜索。

我不喜欢发号施令,比赛最好是大家都能享受的一个过程,而不是全靠一个人的鼓动。

学术篇

前面也提到曾联系过一名指导老师,他也提出比赛时可以让国赛获奖学长指导我们。但最终我还是没有联系,原因有两方面:一则比赛规则确实要求小组独立完成;二则我认为我们小组自己的准备并不充分,没有资格寻求外界帮助,换言之,学长的研究工作要比帮助我们比赛更有价值。

  • 因为看到有总结文章提到美赛注重创新,并提醒不要参考所谓的解题思路——会限制自己的思维。
  • 美赛论文评审很快,因此摘要与排版作图很重要

以上是我了解到的一些信息并奉为圭臬,也主导了我的参赛行为。在确定赛题后(虽然A题做为偏数学类,有信源提到获奖率较低。但我相信队友的选择),建模的主要任务由另外两名队友承担时,我前去官网寻找数据集,提前准备作图模板,以便将建立的模型通过可视化体现出来。

可能是最有表现力的一幅图了,用以表示某海域适宜温度的范围

下载数据集的过程是非常令人兴奋的,感觉自己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从第一开始的北大西洋渔业组织(NAFO)到国际海洋探索理事会(ICES),尽量使作图结果与结论相一致。

但是,此时有一个重要问题,虽然群里上传了很多论文资料,自己也找到一些。但我没有参考论文开展工作,队友的建模过程也遇到困难。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个队友产生退赛的念头,直到我告诉他美赛共4天。

这里一定要点明我的严重缺陷——

爬不到巨人的肩膀上

我要努力试着向上爬

性格使然,“我执”太强。凡事喜欢亲力亲为,从基础做起。一方面确实使我基础扎实,但进步往往很慢:太多的精力花在入门槛,而后该登堂入室却往往难以等到就已溜之大吉。所以很多事情我都能说明白个中机理,却没有去学习最前沿的成果。类似例子我可以举很多:

  • 数据结构课设,很多算法都是自己设计,而且还有的没有达到要求。却最终也没有学习有力的算法
  • SLAM,明白按照教程可以跑现有的算法,但偏偏想先把基础学会。但现在已经拖很久没有推进了

这里,我也没有和队友有效沟通,对他们的情况不甚了解。但我的确是没有完整进行任何一篇论文的思路方法学习!

盲目乐观

时间篇

我提前试过了latex的模板,感觉将文章放进去也不需自己排版,工作量会小很多。因此,预留最后一天给论文感觉足矣——毕竟还有一天的黑夜留给我。

乐观估计任务量,我也便没再麻烦队友下载latex软件,认为一个人可以肝完。结果是:在1名队员的鼎力支持下,一夜不眠到最后一刻才提交。

很多内容在最后才整理完

而在之前的几天,虽然没有填充论文,但也有条不紊进行题目的分配作答。

只是最后会发现,不同题目的衔接有问题,彼此的思路并不一致。但此时只能生搬硬套,感到庆幸的是文档的智能翻译——即使中文的句子是零散的,翻译成英文就是连贯的内容……

而且最后也发现有题目还是没能完成,我已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优秀的队友顽强贡献。真的没有预想那么顺利,多亏队友支撑,否则回天乏力。

自我检讨:在比赛期间,我并非全心投入。虽然没有上课,但还在晚上会看电视。总之时间真的没有利用充分。

内容篇

S可能是我不会料到的结果吧。

因为手头的参考资料都是O奖论文,论文的框架都是模仿其构建。肯定很多地方的水平都有差距,但页数同样凑够到最大值。没有对其他奖项论文水平的认识,就乐观认为自己的结果应该还会不错——混个奖就很满足了。

但看了一个同期参赛队伍的H奖论文,我的感觉就是要比我们高一个Level。

如果再让我对论文做评价,我这样认为:或许有奖项的论文存在不如我们有学术性的情况,但总体会比我们的要强;其他S结果的参赛队伍一定会有被低估的可能,但我们被低估的可能性会更小。

总之,现在的我很接受这个结果——除了感觉不光彩和难为情。我想还有什么需要的话,大概是希望官方的评价能更体系化——不同维度打分,让参赛选手对自身水平的认识更清楚。

趣谈

学校篇

在查阅官方公布数据时,发现各队结果全部公布,不妨查看一下本校的战况。

共有40支队伍选择A题

  • Finalist:1
  • Meritorious:1
  • Honorable Mention:15
  • Successful Participant:20
  • Disqualified – P:3

不得不说,这样让人宽慰不少——并非人均F、M奖

当然第二想到的是去看看清北的结果,也是有获得S的难友。但发现浏览器的高级功能——在右侧滚条处显示结果分布。

那么,由于排名是按奖项从高至低,我们就可以观察得到不同学校结果的频谱分布——

注:
1. 没有对比武大、浙大等学校是因为校名索引不唯一
2. 统计并非完全精确,因为搜索校名可能出现在获奖名单中
3. 之后注意到还有Unsuccessful – I这一项,但与O奖的人数都较少(~10),故略去

国家篇

下面的结果喜闻乐见,其他国家参赛队伍寥寥:~5,也就没有对比必要了。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