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店乡:张围孜村的垃圾分类

中午休息过后,安排的司机将我们三个小组分批送至不同的村落。早有耳闻张围孜村垃圾分类的先进(人民日报、人民网等各大媒体聚焦息县垃圾分类 有“颜值”更有“内涵”),在垃圾分类成为热点的今天让我不由得疑问:一个村落如何做到站在最前线?便申请前往参观学习。

车程不长,我们来到了张围孜村。刚下车,我们便看到了不一样的农村风貌。平整光亮的柏油马路,多样漂亮的绿化,不禁让我们同学称赞。村干部同样热情有加,为避免乡亲们不认识我们造成不便,极力要帮我们带路。我们小组分为两个小分队行动,一队直接入户走访调查,我们一队先去参观垃圾分拣站。

县文体局下派的扶贫领导带领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一路上风景仍美。垃圾分拣中心的建筑也很美观,一切被收拾得井井有条。一个满脸含笑的老大爷从屋里走出来,迎向我们。作为垃圾分拣员的大爷向我们自豪得展示这些工作成果,每周五会拉来很多袋垃圾,这之后会比较忙。

自行车很有艺术感

通过对话我们了解到,老两口是从原来倒塌的危房被安置在这里的,老人两个女儿出嫁,膝下无子,相依为命。大娘对这里居住的评价不错:住的挺好的!我注意到外面安装了空调柜机,大娘告诉我是前几天刚买的。虽然在问及大爷收入时,有四亩地的他对态度有些犹豫:天好有收成,能挣钱,今年太旱,可能本都回不了。这也是农民靠天吃饭的真实写照。当然,由于老人的情况,他们是精准扶贫的对象,享受补贴,一年有大几千块钱。老人也骄傲地说,自己就是闲不住,愿意干活。一大早就出去给村子打扫卫生,领工资。

看着老人昂扬的生活状态,我也明白他们的日子为什么看起来过得有声有色。勤劳致富是一大原因,也难怪老人自豪宣称和他们类似情况的大多比不上他们:“国家不养懒汉”。老人再一次让我感动于勤劳的民族精神。

两位老人居住在这个房子里

在乐观面对生活的背后,慢慢聊天我们也能一瞥农村生活的疾苦。大爷身子骨的确硬朗,但大娘还是有高血脂等多种疾病缠身,靠吃药缓解病痛。好在医疗保险是覆盖慢性疾病的,用药免费。我为老人们购买保险的前瞻性称奇,但村干部补充说这是村民的普遍情况,国家的政策还是为老人提供了根本保障。

在关注家里的交通工具电动三轮车时,老人们流露出惋惜的情绪。“别提了”,我得知大爷在前段时间在经过陡坡时不幸连人带车翻进沟里,脚被压住,幸好没有伤及筋骨,现在已经养好伤。大娘对医药费一百、两百地数来,想必每笔费用都是额外的负担。不过他们也感慨人没事就好,听他们提到附近其他人家的天灾人祸,让人感到不忍。

虽然进行了分类,但有些废品没人回收

作别达观积极的老人,我们继续前去其他民居完成问卷调查。

为提高村民主动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村干部可谓做出了漫长的探索和行之有效的方案。由曾经的垃圾漫天遍地到建立垃圾站,由没有垃圾桶到单筒再到双筒,其中对垃圾桶的固定处理也让我感受到了工作细致:避免村民随意将垃圾桶拉到只方便自己的地方。推行积分制,学生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带动一个家庭。每周五设立为环境日,老师在活动开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和参与作用。村民无一不对如今的环境转变大为称赞,让我明白美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共同的需要。

在这之间,我们也注意到个别问题,比如分类不够细致,细化主要靠两位老人,从大娘口中也听出有的垃圾很脏、有味,工作内容还是比较艰苦。而很多类型的垃圾都堆放了很长时间,看来尚未发展对接的回收组织。村干部也向我解释了其中缘由,例如矿泉水瓶、易拉罐等废品已经回收了几轮,但像旧衣服等低价废品并没有什么市场,所以暂时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书记同时也向我表示,他们受毒害垃圾问题困扰,往年也有一队大学生前来这里,表示回去后发来方案,却也没有下文。听到这里我一时无言,像是在说同样是大学生的自己,我也深刻认识到农村工作的艰巨性——很多暴露的问题不是靠拍脑袋就能解决的,我们要怀有包容的心态,足够的耐心等待农村工作的稳步推进。相信在有责任有担当的基层干部带领下,美丽乡村就是神州大地的最美画卷!

村干部工作日志
村干部工作日志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